最新消息
home 首頁 / 最新消息
*
2014-04-22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新聞稿
 
發稿單位:視覺藝術科
科長:周宜靜
新聞聯絡人:蔡文階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電話:330262
主題:董陽孜 × 范赫鑠    無聲的樂章在臺東
 103/04/12下午2點開幕

如果臺灣有一個被描述與勾勒仍存在著可以飽滿呼吸的地方,我想很多人會浮現一個地方──臺東。
 
如果,臺灣有一個看不見但的確存在的美好價值,有人會說那樣的美麗就是人,但我們相信那個美麗的心來自於一個字──誠。

 
「無聲的樂章」自2014年4月12日至5月18日止,移展臺東美術館,是美好的春天值得期待的禮讚,書法家董陽孜說:「隨著無聲的樂章巡展到臺灣每一個角落,她要把一個值得留在人們心中的誠—
木質雕塑品,一起呈現給這片土地。」
 
誠,乃真心真意,真實無妄、忠實不欺、純也無僞之意,我們看到藝術家對於這個土地有著真切的關注與註解。
 
在臺東,這個展讓你看到,東最美麗的呼吸與臺灣最值得珍惜的「誠」這個字,一同對話。
 
無聲的樂章展覽中驚人的線條與美,以自然震動出躍動迷人的曲音。此時的無聲自勝有聲,而臺東的呼吸就好像「誠」這個字,不是一個我們自然在眼裡隨時看到,卻隨時存在空氣裡的一件事情。如同我們身邊可以看到的光與塵之間的關係,因為,美麗的光才能發見塵的存在,我們會將這樣的存在關係,用「和光同塵」來形容,所以,以「和光同塵」來描述觀者在這個展裡,可以閱見的對話關係。
 
如果塵因為光才能發現,我們想要讓「誠」這個字跟呼吸對話,要讓呼吸不只是嗅覺,還希望這是一個可以看到的呼吸與可以碰觸的呼吸。讓最美麗的字在臺東的土地一同呼吸,並且讓在這個場域的人,能一同在這個無聲的樂章中,看到呼吸,碰觸呼吸。
 
 
「和其光 同其塵」是以積極的以「誠」為修為,納為呼吸。須知與光同處,調與光輝,醇守真性。
 
媒體作為一個溝通的介面,在於它非僅有的圖像,亦包括聲音與觸覺甚至嗅覺等,同時藉由實體空間與環境的各種要素,讓觀者沈浸於環境,觀眾透過這些能辨識一件內容的全貌,並達到對這個內容認同的共鳴與共感,亦即透過互動而達到情感上的溝通。
 
從「誠」字來看,其符號的確彰顯了背後的道德與感性意涵,充分的投射了對於精神層面的普遍崇尚與追求,於是,當光線與水這樣的媒介,從這樣一個儀式般地空間出現時,能強烈地傳達光與誠在精神光環上的互通性,也因此當觀者在光線的照射場域中,聽見原來在光線外沒有聽到的聲音,這會觸發觀者對於實體空間裡虛擬感的意識,並同時疊合觀者實體環境的類似情境,包括某些物理現象中,色彩透過水的濾鏡現象方能在空氣中呈現,而塵透過光方能被發見的類似情境,光與聲的同時存在,對於實體場域的虛擬性便產生觀者的觸及思考。
 
特別是「誠」字轉化為精神意涵的存在感,則似乎成為這樣物理現象的聯想效應。
當然,也疊合了本次展覽在臺東的精神意涵──呼吸,同樣是實體環境的物理性特質,可以感到它的存在,但不一定看到或聽到,也因此,呼吸與光,呼吸與聲都達成了一種抽象轉化的連想,對於觀者來看,實體空間中的超虛擬性便由此產生了。
 
董陽孜的書法在當代的藝術表意來看,可以被歸類於積極性的空間美學,亦即非僅屬於紙面2D的線性美學與東方墨韻的精神轉譯,而更突出於符號透過比例的放大及與空間氛圍的對話,使得觀者超脫於美學意識的聯想,而更進入其符號意涵與空間詩性的對話關係。除了構成的美學陳列,更可能多了行為與儀式的當代藝術圖像。
 
無聲的樂章正有類似的構成情境,觀者不會因有聲的樂章而特別注意,卻會因樂章的無聲反向特別關注,固然因文學面的聯想而知悉無聲勝有聲,但反向的定義書藝的構成意象,則使得觀者更容易關注線條以外的情境描述。
 
此時,實體環境中的不可見(invisible)因素,便格外凸顯,而這也是此一展覽想要描述的抽象意涵,以呼吸這件事來看,其不可見(invisible)要素便使得傳達這個情境充滿想像,除了凸顯地域性的呼吸在臺東這個意涵對應的臺灣內向價值的「誠」之外,他以融合於聲音與圖像的光域,當一個沈靜而有節奏的脈動與誠字在波光水影裡互動出動人餘影,觀者無法直接看到與意識到誠字的存在,而當觀者步行過從盒子裡投射出來的光域裡,才聽到一股與剛剛律動水影的節奏同步的震動聲,這個震動聲來自於嬰孩的呼吸心跳聲,水影與光的互動中,同時也把成這個字原來不可見(invisible)但卻無比重要的內向價值呼應而疊顯得更強了。
 
數位環境透過虛擬的重塑,建構一個超真實但也超虛擬的環境,而間他建構在實體空間時與實體的物件則產生交叉與對應效應,此時實體的物件產生超虛擬性,這是因為實體物件的存在意像出現了符號性,而虛擬的構景則成為一種超真實性,則是凸顯了因投射了心理,而能夠產生沈浸式的真實。而書藝與媒體環境的對話,則不僅投射了心裡的符號意像,也使得真正的真實被虛擬轉化了。
 
即日起至開展日(4月12日),館內因佈展中,不對外開放,請民眾見諒,但民眾仍可以和在美術館戶外的地景藝術作品互動。